2019年12月19日,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来到贵州省兴仁市,对兴仁市大山镇、屯脚镇及巴铃镇塘房小学的教育现状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研考察。
调研的第一站是大山镇。大山镇地处兴仁市东北,有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9所。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为3911人。
大山镇中心校崔校长一边带领我们参观学校,一边给我们介绍了大山镇各校的基本教育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贫困地区学校的基础设施也是越来越完善。但在大山镇,由于资金紧缺,新的课桌椅、电子白板设备、图书和实验室器材等只能逐年更换更新,很多学校还在使用老旧的课桌椅。
大山镇启白小学
大山镇大山小学
大山镇戛纳小学
大山镇白坟小学
大山镇河坝小学
走进孩子们的宿舍,随意折叠的被褥、泛黄泛黑的床单、摆放杂乱的牙刷口杯便映入我们眼帘。
大山镇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
我们从大山镇中心校崔校长口中了解到,由于老师教学任务繁重,导致他们难以在照顾孩子的生活方面分摊更多精力,且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为孩子们配备生活老师,所以大山镇的孩子们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更无从提起接受养成教育了。
告别了大山镇,我们来到了巴铃镇塘房小学。塘房小学是巴铃镇最偏远的村小,共有在校学生680人,教师41人。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塘房小学的名气却远近闻名,在市州甚至外省都办成了具有示范作用和影响力的大型寄宿制学校。
巴铃镇塘房小学
为了留住孩子,让孩子们喜欢学校、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塘房小学吴校长从音体美等学科入手,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文艺活动;同时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学校主人翁的意识,引导他们参与学校规划、建设等。
在这里,乒乓球、篮球等体育设施设备从不上锁,孩子们随取随用;周一至周四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开展文艺活动,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学校棋吧每月都会组织象棋比赛,并产生一名象棋冠军;学校提供免费纸巾、洗发水、沐浴露,鼓励孩子们养成勤洗头洗澡的良好卫生习惯;孩子与老师一起植树,积极参加学校管理建设;老师自发捐款成立校园发展基金……
塘房小学随取随用的运动设备、 随时开放的体育器材室、舞蹈室
塘房小学学生宿舍内折叠工整的床单被褥、摆放整齐 的牙刷口杯以及免费提供的纸巾、洗发水、沐浴露
学校棋吧每月都会举行象棋比赛
塘房小学甚至有自己的校歌、校徽和校旗
从一所只有75名学生的村小到如今学生数量达到680人,从一所农村危房到如今学校内亭台楼阁、奇石池塘错落有致,塘小师生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以不怕苦、不认输、不计较的塘小精神,坚持一天做一点、一月做一样、一年做一项,奇迹般地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被誉为“石旮旯里的奇迹”。
调研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屯脚镇。屯脚镇位于兴仁市东南部,有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10所,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总数为4265人。
走访了屯脚镇双龙小学、白丰小学、屯脚小学,我们看到,除了欠缺新的课桌椅和电子白板设备,这里的设施设备相对完善,图书、实验器材都不缺,孩子的卫生习惯也很好。
屯脚镇双龙小学
屯脚镇白丰小学
屯脚镇屯脚小学
听屯脚镇中心校许校长介绍,长期以来,屯脚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较少,部分教师在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及视野开阔方面存在困难。因此希望能有机会让屯脚镇的老师们走出山区,去到教育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能开拓视野,回来后以己之口告诉孩子们外面世界的精彩,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将来也走出山区去看一看。
两天的时间,我们调研了兴仁市大山镇、屯脚镇及巴铃镇塘房小学,时间虽然短暂,但我们了解到,贫困山区的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才是贫困山区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接下来,我们将与兴仁市大山镇、屯脚镇中心校校长及巴铃镇塘房小学的校长保持沟通和联系,以便更进一步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有效帮助贫困地区提升教学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