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邀请著名教育专家,陶行知研究院院长陈善卿教授前往六合区马鞍小学开展家校共育情况调研。陈教授提出开展“家庭课堂”活动,对学校教师、教育管理者、家长、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以及实事留守儿童父母分层开展系统的家庭教育培训工作。
陈善卿教授曾任南京师专政教系主任。现任江苏省教育学会德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市社科联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东地区师专政教(马列室)教改协作会会长。从事中、高等学校教学和研究达37年多,教育科研与学术研究成果累累。
多次获得省、市、学校的科研奖励。参与完成了国家“八·五”项目《提高中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实效的研究》、《省二年制师专政教专业课题》。主持推广的“五步教学法”产生显著社会效果,并作为学术条目被收录。曾多次应邀参加原国家教委师范司组织的全国师专与中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制订与审定工作,受到师范司的赞扬,称他“在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97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优秀教师。
据了解,马鞍中心小学有35个班级、800多名学生、68名教师,教师平均年龄42岁,留守儿童占比50%以上,另有一部分家长在附近工厂上班,早出晚归,全校参加过高考的家长几乎为零,家庭教育意识与方法缺乏。
会议现场
马鞍中心小学范如刚校长介绍,大部分学生家庭作业无人辅导,生活、学习习惯无家长督促,学生有严重的厌学情况。农村学生正在失去本该有的纯朴、体质以及意志品质等优势。从学校以及教师工作层面上讲,已尽最大努力开展教育工作,现阶段最有成效的工作就是开展家庭教育工作。
范如刚校长介绍学校情况
陈善卿教授提到了党中央一再提起的立德树人问题。询问了教师年龄结构、学历、工作积极性、工作方法、与学生的沟通方式等情况。提出要由心及心的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厌学的真正根源,主动接触家长,注重交流方式,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陈善卿教授了解学校情况
研讨会上陈教授提出“家校共育”概念,要针对教师以及教育管理者分层分类进行家校共育培训工作,针对特殊儿童、留守儿童家长以及正常家庭环境的家长进行分类专题讲座。由学校树典型,分德育处与教务处抓典型学生、典型家长开展工作,并由教师定期开展“家庭课堂”,系统的提升家长家庭教育意识与理念,力求家长做到“能教”“会教”“善教”。鼓励并支持马鞍小学做“家庭课堂”学术课题。
陈善卿教授讲话
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杨永提出,与城区学校相比,家庭教育是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片蓝海,“家庭课堂”工作的难点是如何转变家长的思维,改变家长意识,需要注重方法与持续性。华衣基金会会尽最大努力搭建平台,寻找资源助力学校开展工作,使该公益助学项目真正取得好的效益。
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杨永讲话
2020年9月,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与六合区马鞍中心小学达成助学助教合作共识,纳入基金会“优教计划”,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家庭教育三方面给予资金与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