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永胜县中小学校深度调研之鲁地拉篇
发表日期:2018-05-14

调研的最后一站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鲁地拉镇。鲁地拉是音译,意思是“石头落下的地方”。这里土地贫瘠,四面岩壁,山间常有落石滚下,一场大雨便可阻断进山的道路。鲁地拉不仅是永胜县扶贫攻坚的重心,也是永胜县教育状况最复杂的乡镇。

来自南京市钓鱼台小学、夫子庙小学、小西湖小学的三位老师与鲁地拉各学校的老师代表们举行了座谈会。会上,南京的三位老师认真倾听当地老师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深入了解了鲁地拉的教育现状。

(鲁地拉各学校老师代表们和南京的老师们沟通教学中遇到的困难)

我们从当地老师口中了解到,他们在肩负教学重任的前提下,还要照顾孩子们的起居生活,不仅辛劳疲惫,更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他们希望基金会能给他们配备生活老师,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

对此,基金会秘书长表示,100人以下的学校,基金会会帮助配备一名生活老师,100人以上的学校,则会配备2到3名生活老师,帮助低年级的孩子整理内务,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还有些老师提出,希望能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创建丰富的校园文化,让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面对这样的问题,南京的老师们也给出了建议。来自小西湖小学的徐老师以东山乡牦牛坪小学的彝族校园文化为例提出,鲁地拉各学校可结合民族文化来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这样不仅可以传承民族文化,也可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东山乡牦牛坪小学彝族校园文化墙)

“老师,我们给你表演打跳。”

午后,鲁地拉的孩子们拉着我们的手,跳起了打跳舞曲,这是孩子们热情的待客之道。我们也跟随着孩子们的舞步,沉醉在欢声笑语的海洋中。

(孩子们和我们手拉手,跳起打跳舞曲)

孩子们还为我们表演了武术和手语版“感恩的心”。

临别时,鲁地拉的师生们走出学校,跟我们挥手告别。随着车辆驶动,孩子们的笑脸渐行渐远,我们心中已然感慨万千。

(鲁地拉师生与我们挥手告别)

我们敬佩于这里的老师,有扎根大山的普育情怀,有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同时,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彬彬有礼的态度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次永胜县中小学校深入调研之行,我们深入了解了仁和镇、东山乡、鲁地拉镇的教育现状。接下来,我们将制定精准的、符合实际的帮扶计划,有效地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教育水平。精准助学助教,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