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南雁行”公众号
一年后的重逢
2018年7月23日,南京大学“南雁行”实践团队将再次携手南京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奔赴云南省贫困山区,在当地开展精准助学、精准帮扶实践调研活动。
坚持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是国家的基本教育方针。为响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理念,南京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协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师生于2017年7月30日-2017年8月3日在云南省松枰乡开展了南雁行精准助学项目,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助益西部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帮扶模式,取得了良好的调研成果。今年,南雁行团队将在松枰乡调研基础上,继续秉持“实地调研、精准帮扶”的信念再入云南,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贡献我们的力量。
南雁行项目本次援助的目标为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东山乡和鲁地拉镇。在此次项目开展前期,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成员于2018年3月及2018年5月对这三个乡镇进行了探访及深度调研,并邀请了南京市钓鱼台小学、夫子庙小学、小西湖小学的老师们一同深入深山,了解调研当地的教育现状,寻求提升当地教育水平之路,为南雁行项目此次之行做了充分的准备。
1 仁和镇
据仁和镇镇长及校方代表介绍,目前仁和镇的教育基础设施欠缺,傈僳族学校还未开设学前双语教育班;有些老师教学思维老旧,教学方法落后;寄宿制学校未聘请生活老师,学校缺少宿舍楼、功能室等硬件设施;并且很多傈僳族家长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不够,不支持孩子念书。华衣助学助教基金会秘书长在充分考虑当地情况及校长老师代表们提出的每一条意见后,表示将会从硬件设施援建及软件方面的建设两方面对仁和镇投入实实在在的帮扶,不断提升仁和镇的教育水平。
2 东山乡
从前期对东山乡的调研中了解到,东山乡各学校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图书、乐器、体育器材都不缺,但东山乡的老师们少有会使用这些器材的,很多器材因此闲置,使用率不高。东山乡的老师们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情况提出,在接受教育培训后,怎样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过渡与转化是他们面临的一大困难;并就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对基金会成员及同行教育工作者寻求帮助。此次之行,我们也将针对东山乡的教育困境,提出精准的帮扶计划,切实实现精准助学的目标。
3 鲁地拉镇
鲁地拉在当地的语言里,意为“石头落下的地方”,这里土地贫瘠,四面岩壁,山间常有落石滚下,一场大雨便可阻断进山的道路。鲁地拉镇不仅是永胜县扶贫攻坚的重心,也是永胜县教育状况最复杂的乡镇。当地老师表示,他们在肩负教学重任的前提下,还要照顾孩子们的起居生活,学校师资配备不足,缺少生活老师,导致个人分担过重。基金会成员对当地老师表示深刻的理解与敬佩,也会尽快制定针对鲁地拉镇的精准帮扶计划,行之有效的解决当地教学难题,减轻老师们的负担。
前期的调研之行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东山乡、鲁地拉镇的教育现状,明确了此次南雁行项目的调研目标。南雁行团队此次助学之行也会不负众望,有效帮助当地提升教学教育水平。
行云天水间,织梦日月里
云南 我们即将启程